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激发我校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月20日,我校隆重举行“德·信讲坛”启动仪式暨首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学院党委成员出席活动,600多名教师参加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耿建敏、院长杨新春共同启动“德·信讲坛”。

学院副院长张云生在致辞中指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德·信,是一个人终生也上不完的人生之课,走不完的人生之路。

教师代表向全院教职工发起倡议,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12名教师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自己或身边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商务故事,主题鲜明、事例生动、触动心灵、感人至深,生动展现了我校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无私关爱学生的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怀。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王义利、杜萍萍获得一等奖,张志伟、陈彦冰、谢琳、于翔获得二等奖,张兴达、田华、李霖、王少华、王一兰、孙菲获得三等奖。经综合评定,基础部、会计系、思政部等部门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院院长杨新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乃教育之魂。为人师者,须读懂“爱”的内涵:爱是公平公正、爱是尊重信任、爱是包容等待。
他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今天的“德·信讲坛”活动仅仅是个开始。我们要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个牛鼻子,既要仰望星空,弘扬高尚师德,又要脚踏实地,潜心立德树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继续奋斗,他要求全院教职工,要加强学习,要提高修养,要知行合一,“学高”、“德高”,这是为人师者永恒的追求。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德·信讲坛”是我校面向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模式创新,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着力构建“我讲、我听、我学、我用”的德·信自我教育机制,推动形成“你学我的优点,我学你的优点”的良好文化氛围,努力打造我校“文化软实力”的新名片,服务于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促进教师的健康发展与进步,不断提高我校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