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信讲坛 > 正文

林喜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书育人奖”

发布日期:2025-02-20 作者: 阅读:

智能制造学院+林喜娜(生活照).jpg

林喜娜,女,198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6月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同年8月入职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任教至今,现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2020年获优秀教学奖,2016、2017、2019年获年度工作考核优秀,2019年7月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12月获《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优秀课堂,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液压与气动技术》主讲教师,2014、2017、2018年获年度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获得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学风优良班级等荣誉。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项,主持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参与横向课题2项,主持院级教科研课题3项,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6篇,参加省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及教学课件大赛获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十余项。

一、品德高尚,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首位,融入《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内涵,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法思维和基于系统科学的工程思维;通过线下答疑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主动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课程思政教育载体的时间、空间、对象限制,对拓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多样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为人师表,治学严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治学严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以身作则,在师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在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受到师生的普遍赞誉。

主要承担课程有《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等,并指导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态度端正、方法得当,能够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平均周课时20以上,圆满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课时工作量,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教学常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1.重视学情调研,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精准有效性。

为适应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近年来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探索推行项目教学法。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职业能力阶段性成长的特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中,同时,通过调研,精准分析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制定教学课程目标。以学生为研究主体,定期开展课程调查、学习方式调查以及教学纪律学风调查等,探索未来课室、未来学校的形态构建和未来教学、未来教育的模式创新,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实施团队化协同组织教学,推动考核方式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着力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项目化课程改造,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2.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近五年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自2017年至2020年持续参与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相关资源建设工作,疫情期间,建设校内优慕课在线课程《数控铣编程与加工》《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2门,创新了教学模式,建设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为基础,对接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教材+MOOC+SPOC+教学”的深度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的融合,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另外,还通过拓展学习时空、结成学习同盟等方式,化解学习难点,提升了学生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倡导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价值,推动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三、教书育人,关爱学生

做好教学工作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首位,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坚持育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主动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于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获招生工作先进班主任,2014年获毕业工作先进班主任,2014、2017、2018年获年度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获得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学风优良班级等荣誉。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侧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林喜娜同志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个时候,她就是学生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2013年发现班里一名同学身体有点发胖,在与其交流得知就在不久前检查身体肾脏出现了问题,这位同学的家庭条件不好,没有太多的钱治疗,于是林喜娜同志积极的向系部申请,带头组织捐款共同帮助一下这位同学,同时介绍中医帮他诊治,最终病情得到了控制,学生很感激,每到逢年过节都会送来问候,林喜娜同志心感欣慰,感觉当一名老师是快乐的,幸福的。

四、团结协作,改革创新

善于团结协作,具有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积极投身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项目化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强化教材建设,在线课程与教材的深度融合。

结合地域特点和行业需求,与课程组老师们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近五年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教材建设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与企业专家共同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引入企业项目案例。坚持职业能力本位,实现基本原理和生产案例融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资源纳入教材,按照岗位工作过程,逻辑排列提炼学习领域,融合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依据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与技能取证1+X对接,坚持行动导向,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仿真、实训相结合。

配套开发信息化立体资源。开发传统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密切结合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也为学习空间提供一定的支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以及教育教学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创新发展三者之间的互补共存、优化整合的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1(教材)+1(数字资源)>2”的教学效应,以教材和在线课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通过在线课程与教材的深度融合,助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满足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需求,也满足学生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个性化需求,推广应用价值高。

通过一体化新型教材建设,实现教材内容与数字资源建设一体化,教材编写与课程开发一体化,教学与学习过程一体化,助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价值,推动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育规律,认真开展教学研究。

始终秉承“以教科研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思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探索,与教学团队共同探索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

2015.07-2016.11主持完成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院级教研课题1项;2015.06--2017.03主持完成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1项并获奖;2020年主持立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及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院级教研课题1项,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6篇,通过教学研究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3.校企共建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联合相关产业的企业,研制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典型工作岗位,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等要素融入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配套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及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 模块化教学模式,推动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按照若干核心模块单元开发开放共享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虚拟企业角色体验板块,设置不同工作任务,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式的主动参与,感受企业岗位间的工作程序及同事间的协调、合作,思考个人的职业发展定位。

通过校企合作完成立体化实训教学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将企业真实案例及企业标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完成了液压工作原理动画、三维模型、交互动画;有效的借助虚拟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对现有课程资源进行五项转化:①二维图片立体化;②静态过程动态化;③系统机构可视化;④教学实训资源网络化;⑤实验实训虚拟化;实现教学资源立体化、动态化、可视化和网络化,解决了项目教学过程中实训资源相对缺乏,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拓展学习时空, 结成学习同盟, 化解学习难点,促进了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吸收了企业实践项目,丰富自主学习资源,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形式,实现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立体化实训资源可以降低教学成本,减少因误操作带来的设备损坏,缩短时间,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五、扎根一线,事迹突出

长期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新颖,教学质量优秀,教学成绩突出,从教近11年,平均周课时20课时以上,承担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先后担任7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特别注重班集体良好班风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日常工作中,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方式,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始终痴迷于三尺讲台,始终坚持站在教学一线,积极探索项目化课程设计,始终坚信提高自身素质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能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心系院系发展,积极承担各项工作。近五年中,2016年、2017年、2019年度考核优秀,2019年7月评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被评为教学优秀奖。

林喜娜同志,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专注于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她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朴素情感,成为每一位教师工作的典范。她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为全校教师做出了表率。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电话: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

Copyright © 2014-2017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