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范 > 正文

2022年教书育人奖——袁琳

发布日期:2022-06-06 作者: 阅读:

袁琳个人事迹 

袁琳,中共党员,2007年8月进入我校工作,现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实训教研室主任,应用韩语专业专任教师。 

一、十五载教书育人,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袁老师入职15年,有12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曾任07韩语3班,10韩语班,14韩语1班,14韩语2班,17韩语2班的班主任,现任21韩2的学业导师。在这十二年的时光里,袁老师诠释了什么是师德,充分践行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做一个善良的人,有责任感的人”,“人要学会感恩、宽容和大度”,这都是袁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也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一个立足社会诚实守信的人。在此期间,袁老师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的称号,所带班级也多次获得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现在她的学生们都在社会各个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袁老师默默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将学生看做自己的第二生命,将课堂看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她所讲的《综合韩语》曾获院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韩语口语技能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袁老师说,她只是想把自己的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减少学生所走的弯路。

“把美好的青春献给盛开的花儿,把金色的年华献给香甜的果实”,袁老师说,她特别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教学相长,她也会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感觉自己依旧青春。她的学生们也很爱她,在某个教师节的下午,袁老师去上课发现教室一个人也没有愣在原地时,他们会从另一个教室涌出来欢呼“教师节快乐”;17韩2离校时,他们买来一盒草莓,送给袁老师,说“17韩2是草莓味的,以后吃草莓记得想起我们”……学生的爱源自老师的爱,学生们在顶岗实习之前的最后一节课上,袁老师也会为她的孩子们每人送上一株向日葵。袁老师说:“愿我最可爱的学生们像向日葵一样,心向暖阳,朵朵盛开在阳光下,尽情挥洒青春的汗水,向着理想勃发。”作为老师,袁老师说,她愿意做一寸热土,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暖床,给他们营养,给他们温度,希望每个人都心向暖阳,充满向上的力量!

二、十余载不悔青春,致力于搭建完善的实训平台

除了作为韩国语专业教师,她还是文化旅游学院实训教研室的主任,从2010年起开始承担这项工作,配合院部先后建立起应用英语综合模拟实训室、商务日语综合模拟实训室、应用韩语综合模拟实训室、商务一体化实训室、翻译一体化实训室、语音室、商务综合模拟实训室、旅游酒店服务中心等。筹建学前教育专业时,更是一年内建成了钢琴教室、声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手工教室、卫生保健教室、学前教育综合教室等7个专业实训室。袁老师说,对待这一间间的屋子,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从筹建,到参与招标,再到建设,每一步,她都投入其中。除了实训室建设,她还承担资产清查的工作,每次暑假都要核查几千条的资产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低值易耗品的申报、教学仪器购置、资产报废等工作。因为实训教研室人手不够,没有专职实训管理员,于是她在平均周课时18、20节的情况下,仍旧是亲历亲为,牺牲假期投入到建设当中。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建设时期,正好也是应用韩语专业建设山东省高职韩语教学资源库的时期,那时袁老师的周课时20节,她经常是白天备课、上课,晚上再熬夜到两三点做资源库和学前实训室的论证材料。需要购买的物品也要一一去比对、询价、论证,方案反复推敲、斟酌、修改。

三、发挥特长优势,开展第二课堂

在教授专业课之余,袁老师还带领学生成立了手工艺术社团,带领着学生远离手机,感受非遗魅力,增强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创新思维,体会工匠精神,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在教师节,他们会制作“感谢师恩”的教师节礼物,在端午节会制作五彩绳感谢后勤人员的辛苦付出。同时依托社团,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同时自己也参与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与设计双创双融平台”以及2022年烟台市校地融合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

袁老师自2007年8月进入我校文化旅游学院工作,时光荏苒,始终对工作保持着一份最初的热爱和责任。其凭借着自己出色的专业知识、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以及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十五年如一日,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做着一个勤奋、智慧、美丽的舞者。

文化旅游学院-袁琳(1).jpg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电话: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

Copyright © 2014-2017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