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范 > 正文

2022年教书育人奖——邵珍美

发布日期:2022-06-06 作者: 阅读:

一、立德树人、爱粮兴粮,彰显时代底色

以身作则,发扬优良师风,弘扬崇高师德。坚持“四有”好教师标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采用“五维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方式,引领学生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科技兴粮战略,真听真懂真信。主持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在齐鲁粮油进校园活动中,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讲述“一粒小麦的故事”,开展粮食文化讲座,在校园中营造知粮爱粮节粮的文化氛围,促进粮食文化在广大青年中传承。

十四五开局之年,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日常工作,落实融入课程思政。组织粮油食品学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动员大会,形成了“党史引领+思政铸魂+行业文化”教育学生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科技兴粮战略,真听真懂真信的建设思路。“两万五千里长征四渡赤水终获成功,小麦多次研磨成就高品质面粉、学生成长经历挫折方能成功”把这些生动案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系统挖掘、梳理《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价值教育引导元素,让课堂成为有温度的党史育人阵地,实现对青年学子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立志为国为党做出贡献。

二、精准供给,创新实干,完成技术标准研究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投入到标准制订工作中,2018年参与教育部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工作;2018年主笔完成了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组建专家团队,制订工作方案,确定学校、企业、学生三份调研表格,并以信息化技术支撑,线上线上同步开展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形成调研报告,完成标准。主笔完成了《制油工》职业标准,对职业概况、工作要求、职业基本要求等内容进行了修改,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对制油工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该标准于2019年出版发行。2021年参与《山东玉米油》团体标准1项,团体标准的制定是响应国家标准化改革的一次良好实践,充分发挥了团体标准对国家标准的良好补充作用,体现了我省油脂工业规模化、连续化、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对促进山东粮油品牌抱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21年也成为了山东标准化协会专家库成员,受邀成为《山东花饽饽》团体标准审查会专家,参与标准研制的评价审核工作。

现代学徒制是政府主导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组织撰写了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工作方案,组建了学徒制班级,聘请企业导师,举行开班仪式,实施过程中注重匠心的培养,发挥好文化育人职能,回归本心,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认真遴选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发挥优秀师傅与教师的“双师”作用,不仅要教会学徒(学生)做事更要教会他们做人。进一步调整修订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企业课程和实施细则,校企双元育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徒制开展卓有成效。2017年成功立项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8年立项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并以优秀成绩获得考评通过。

三、精耕课程,砥砺前行,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紧盯产业升级需求,聚焦三教改革,将“三新”技术融入教学,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教学标准1项、职业标准1项、省级教学指导方案1项,主编教材1部、获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3项。

作为一名专业课老师,以学生为本,以课程为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教授《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时,充分利用自己在粮食加工企业的经验,以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技能。

在教授《油脂制取技术》课程时,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契机,进行了整体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推翻传统的教材书上的框架,以真实岗位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一个大项目三个子项目,设计面向课上教学、课后作业、课余兴趣的三个平行项目,实施基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多元化考核。作为学校第二批参加职教测评的老师,得到了培训学校宁波职院专家们的好评,顺利通过测评并获得优秀,教学改革案例被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课堂建设丛书收录。

在教授《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时,采用案例化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在疫情防控开展网络教学时,因事而化,借助疫情防控之“事”,推荐营养健康的功能性烘焙产品:紫薯蛋糕、全麦面包、无糖醇饼干……课程因势而新,根据疫情防控之“势”,讲好钟南山耄耋之年毅然逆行抗疫、张定宇身患绝症依然冲在抗疫第一线、我校2017届学生宋祥腾“疫”往无前奔赴湖北、我校教师捐款抗“疫”志愿服务等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将防疫知识分享给家人和社会,担当起“健康中国,有你有我”的责任。主讲的《烘焙食品加工技术》也获得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社区教育课程。

四、潜心钻研,强化教学技能,提升业务水平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开始对教师职业充满着热情和热爱。对于教书育人工作认真负责,无论分配担任哪门课程,也都能欣然接受,先后讲授过12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能根据教学需要,认真钻研、刻苦学习、积极准备、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承担不熟悉的课程时,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准备一桶水,我利用业余时间上网自学,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同时查阅相关书籍及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勇于承担教学任务,最多时周课时22节,这虽然提高了我的工作难度,同时也为能够成为一名业务精湛的专业课教师奠定了基础。

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了教学改革研究和课程建设,多次参加校内外专家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2019年我参与的《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获得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我与团队成员紧急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连续出差五天,在火车上、饭桌上、睡觉前,脑子里想的都是大赛,有时实在是没有好思路了,放松时看见有烘焙产品的节目,接着又立马转到大赛的讨论中,探讨借鉴思路,教学设计和讲稿每天都在改,文件夹里累积了几十个版本。备赛时候白加黑、五加二,奋斗到半夜是常事,回到家已是夜深人静。比赛结束后我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优秀选手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通过比赛向优秀看齐,思考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五、以生为本,潜心育人,担好育人使命。

秉承“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多彩人生”的教育理念,持续创新实施筑梦学风行动计划、职业规划导航计划,从思想引领、学习能力、行业认知、成长规划等多途径助学生成长成才。

入校以来我先后担任过4届学生的班主任工作,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高考中失利,在进学校时沮丧和泄气的情绪比较重,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入学成绩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都处在一个身心剧变的青春期,具有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情绪多变、心理脆弱等特点,面对这样一个群体,给予他们爱、尊重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现状,付出百分百的真诚和耐心,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倾诉,关于学习、生活乃至情感。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更是留下了很多暖心的瞬间,递上的感冒药,买过的爱心餐,赞助过的奖品,救急的生活费。还有那些连我自己也记不起来却温暖过学生的琐粹小事。“老师,我考上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了”、“老师,我负责一个大米加工厂了”……当学生在工作岗位升迁第一时间和我分享时,当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母校看望我时,我觉得那是作为老师的幸福时刻。

我甘当人梯,用我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我甘当园丁,用我的勤恳让科学的花园永远五彩缤纷;我甘当春蚕,用我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身上延伸。我坚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加上一颗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心,足以让我的人生写满幸福。

粮油食品学院-邵珍美-生活照(1).jpg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电话: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

Copyright © 2014-2017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