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范 > 正文

李蕊

发布日期:2020-06-29 作者: 阅读:

李蕊.jpg

李蕊,女,1982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任教师。近五年,先后荣获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学质量奖、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优秀教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最美教师,烟台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因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山东省粮食局嘉奖。

任教13年,她一直牢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关爱学生,教学上一丝不苟,以出色的教学水平、严格的教学态度,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一、信念坚定,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党员,李老师认真学习党史、党章和党的政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党内外各项制度,理想信念坚定,常怀自律之心;作为一名教师,她秉承“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传”的理念,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在课堂上对学生言传身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每每真情流露,学生也深受感染。这种深情地讲解不仅让学生喜爱上了课堂,也增强了他们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曾有学生这样对李生老师写道:“很庆幸我能遇到像您这样有思想、有责任的好老师,您的人格会影响我一生……”。

二、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做好学校教改先行者

入校以来,李老师始终怀揣着当初那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以孜孜不倦的态度,砥砺前行的勇气,走在学校教学改革前列。她主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不断拓宽行业知识视野,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潜心钻研外经贸领域新趋势、新动向,潜心研究商贸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动向,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职业素养和自信、乐观、坚持的职业精神。

她重视课堂教学改革,面对外贸行业对从业人员英语要求较高,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的情况,尝试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两门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升英语读写能力;她认真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在全校率先开展课程改革,她的《出口业务操作》课程设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学校第一批职教能力测评,并入选课程设计全国优秀案例库,2019年,她担任校内执教能力测评专家,多次道各系部为一线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讲座;她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实践,建设《出口业务操作》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完成了《跨境电商实务》信息化资源,并在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她把网络带进课堂,让学生把手机变成学习的利器,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成效显著。

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时,她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注意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带领学生分析案例、讨论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贸行业职业素质要求、行为规范融入其中,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李老师曾荣获学校说课比赛一等奖,学校优质课一等奖和学校教学质量奖。

她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成果显著。近五年来,主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持或参与各类教改项目6项,副主编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发表论文两篇,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课程2门。执笔撰写并多次修订山东省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山东省及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平台等项目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三、严慈相济,用心关爱,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她始终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理念,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尊重他人。自工作以来,她先后担任了五届班主任。作为一名老班主任,她不仅注意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学生,更深知,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给学生获得感、安全感、自尊感、幸福感的家。因此,她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最高准则。

她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解答专业、就业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蕊姐。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英语要求高,专业性强,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信心不足、职业定位模糊的现象,为打消学生顾虑,提升同学们的学习信心,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层次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感觉外贸行业相关工作基本工资低,太辛苦,不想继续在企业顶岗实习,她主动与大家交流,引导她要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掌握好外贸业务技能;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活中遇到困难也不敢问,她积极找每个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2017年,她所带班级中一男生家中突发变故,其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为减轻家庭负担,萌生了退学的想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老师一方面帮他找律师咨询事故赔偿问题,另一方面及时把他加入到贫困生库,使他能够打消顾虑,继续安心学习。曾有一名学生在毕业留言中写到:“感谢老师三年的关心和照顾,在这里,你就是我的妈妈,你为我的付出,我永远不会忘记……”。14级国贸1班学生在毕业时给李老师颁发了一张奖状,上面是这样写的:“李蕊同志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育工作中任劳任怨,表现突出,荣获最美教师称号”。这张奖状一直被李老师珍藏,她说,“这是她获得的最高荣誉,最宝贵的财富”。

四、着眼大局,勇挑重担,做好专业发展领头人

作为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她有着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关键时刻总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对上级和组织交给的任务、工作,一丝不苟,始终以最好的成绩完成任务。

2015年,我校受山东省教育厅委托牵头开展山东省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制工作,这是学校首次承担省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接到这一任务后,李老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积极联系省内外中高职院校,带领教研室老师与兄弟院校教师一起制订工作计划,共同开展工作。为高质量的完成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她利用课余时间赴烟台、威海、青岛、济南、潍坊等多地市开展专业调研,组织工作团队反复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17年高质量地完成了两套教学指导方案的撰写工作,2018年以来,她作为执笔人又按照省厅要求完成了方案的四次修订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我校老牌专业,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专业负责人,她始终以专业建设为己任,时刻关注外经贸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带领教研室老师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推动专业的转型升级。为顺利开展山东省及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她积极联系企业,并多次带领项目团队教师赴企业洽谈合作;为完成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平台的申报工作,她与团队教师连续三天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结合跨境电商这一外贸新业态,李老师多次带领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开展专业调研,联系合作企业,通过教研科研,探索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她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凭着自己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师德风范,带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断取得进步。

五、不忘初心,匠心前行,做好学生职业生涯筑梦者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过硬的专业技能必不可少,为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她一直担任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并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国贸技能大赛训练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3年摘金夺银,并多次获得国家及山东省“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师和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大赛的训练是艰苦的,作为指导教师,她深知担子重,压力大,从不懈怠。每一轮竞赛的训练时间都长达半年之久,时间长,强度大,占用休息时间是常有的事,而她没有因为指导学生的训练而要求减课,都是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坚持指导学生的训练。2017年以来,李老师的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双休日,几乎所有的假期都是在训练室度过的,她与搭档陈晓宁老师基本没有寒暑假,每逢省赛国赛前,她们都要连续一个多月与学生一起训练到深夜,无暇顾及家庭。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2018年以来,我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赛项一等奖2项。

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然而如果没有对教学孜孜以求的热情,没有对教育难以割舍的情怀,没有几年如一日的执著努力,她怎么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她品德高尚,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未来的日子,她将牢记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继续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电话: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

Copyright © 2014-2017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